异星探险家的基地布局直接影响玩家在陌生星球上的生存效率和后期发展。合理的规划能让资源循环更加顺畅,同时减少重复劳动。本文将围绕核心模块设置、能源系统配置、生命维持装置安排以及自动化运输网络搭建等方面,提供一套实用的基地布置建议,帮助玩家打造一个稳定高效的外星基地。
核心模块布局
指挥中心应选择在地形平坦的位置,并预留10x10格的空地,同时高出地面1格,防止积水影响功能。相邻的核心模块如能源区与指挥中心之间需间隔2格,以便铺设管线和步行通道。这样的设计不仅避免模块碰撞,还能提升整体运作效率。
能源系统配置
推荐采用太阳能板搭配电池的组合模式,在基地东侧布置6块太阳能板(3x2排列),每块白天可提供10单位电力,配合4个容量为50单位的电池模块储存多余电力。夜晚或风暴天气时,电池能确保基地正常运行。后期解锁核反应堆后,应将其放置在基地北侧,远离居住区,与其他模块保持至少5格距离,防止辐射污染。
资源处理与自动化运输
资源处理区建议设在基地东北角,采用“3提炼机+6储物箱”的紧凑布局,按铁矿、铜矿、铝矿的顺序排列,对应储物箱分类存放材料,减少手动搬运。提炼机旁放置2台3D打印机,通过运输管直接接收精炼后的矿物,提升建造效率。自动化运输网络采用主干加分支结构,主干从资源区延伸至各功能模块,分支间距3格,确保每个模块都有独立接口,避免运输堵塞。